0%

Why We Travel——The Power of Journey

人生是一场旅行更是一场修行。

【11.20日】看地图
地理位置方面
突然有一种全面贯通的感觉
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IPCreator:观察的视角,切入口,如何鉴赏一座城,一座山?历史、文化、军事、政治、经济…跳出来思考,走出去行动,先从物理距离上跳出来,即以旅行的方式

枯燥漫长的旅途,会让你看到那个陌生人,那个离你很远的自己。

旅行对于我来说,从来就不是要逃避什么,更不是要获得什么,而是在未曾遇见过的环境中,在不同的人文文化中,通过这些阅历去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就是所谓「意义」的存在。

在这荒凉偏僻的星系中,在我们这短短的一生中,在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中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不管你走多远,走多久,只有内心有所获得,改变以往的心境和思维方式,有所感悟,才是旅行的意义。

H. Taine说过:「旅行不是为了换个地方,而是为了改变思想。」

我认识一个旅行品牌的老板,他们品牌很高大上啊,你会联想到什么背包客呀、去远方啊、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呀等等。可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啊,只做这些人的生意公司不赔了吗?那个老板跟我讲哈,资深旅行者对他们业务的贡献还不到百分之十,其他百分之九十呢其实都是那些没有什么时间去旅行但是有旅行理想的人。说白了,他们不是为旅行,其实就是为了买一个理想,买一个符号。当然这符号可不是没有用的哈,就像我,大批大批地买书。其实真正能读的可能也就百分之十吧,剩下的翻翻而已啦,但是那些翻翻而已的书会成为我求知道路上的路标啊。我也许永远也不会走进他们,但是他们让我的求知欲获得了方向感和位置感。理想这个东西啊不是用来实现的,理想是让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变得有意义哒。

travel123.jpg

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

旅行的哲理

飞速运转的城市,让人总是躁动不安,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可能让人本不平静的心里再起波澜。这样的社会人本来就很难平静下来,再加上环境的污染,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清雅幽静的地方,能够让我们放下所有,好好的享受自然,享受人生。

佛法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而已。一切皆为虚幻,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一念愚即般若绝。简洁明了却饱含大的智慧,可以说很好理解但是又很难理解,这也许就是佛法的伟大吧!

最近喜欢上看游记的文章,所以就找了本《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去旅行的游记书籍。其实咋一看题目,我觉得只是顿悟人生道理的书籍,实际是在旅行中慢慢参透人生。《金刚经》佛法最著名的书籍,书中的语言简练却很有内涵,有很多的人生哲理就浓缩在短短几个字或者词之间,但是真正的理解却很难,需要经历过人生的种种,才能对《金刚经》有所理解。

《舍得,舍不得》这本书借助一些风景、名人诗词、印象派的画卷,结合对《金刚经》的理解,品古论今,让人看淡一切事情,生死如此,一目了然,使人没有非分妄想。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一件简单的事,做起来不难,可以日复一日,成为每一天理性的公事。每天做,却不觉得厌倦、烦琐,每一天做,都有新的领悟,每一天都欢喜去做,这会不会就是修行的本质?

作者多年来习惯早上起来读一遍《金刚经》,带着《金刚经》去旅行,感受不同事物生命的不同修行,领会人生中的舍得与难舍。人生就是在舍得与舍不得之间徘徊,强留的的东西,反而是留不住,何不顺气自然,看淡人生舍与得,该是放弃的就不强挽留。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可能是对生命的眷恋与领悟吧!

看完这本书再回头看一看,多少的舍与不舍,精彩的人生何必执着的最求那些舍与不舍呢?多读些书,了解自然、人生的伟大,不知道自己渺小就不会看到永远的伟大。洪水可以抹去所有的回忆,但是抹不去时间的痕迹,时间匆匆流逝,我们却只能白发相迎吗?在怎么不舍又能怎样,人生淡如轻烟,不需要太多的不舍,放下也是一种领悟,是一种能够感受生命的领悟。

有舍才有得的智慧-评蒋勋《舍得,舍不得》

        文/信实的精灵

自古以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试问芸芸众生有几人可以明白并且看透其中的真谛呢?这个世上,正如作者蒋勋所言,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

无论甘心,还是不甘心,无论多么舍不得,我们最终都要学会舍得。这样的智慧,适用于感情,同样适用于生活。

蒋勋在人生60多岁的时光以后,更加喜欢教学最开始时一个学生送给他的这两方印台“舍得”和“舍不得”,仿佛他从这两方印里面可以看到更多生活的本质。其实生活的本质是残酷的,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去接纳罢了。

蒋勋在经历父亲的病危和去世,更加可以恬淡面对一切过往,“不惊、不怖、不畏”,人越是年老的时候越容易怀旧。若是愿意静下心去思考自己人生经历的种种,更是可以看透一切,不管是亲属、家人的离去,亦或者身边好友的慢慢疏离。

当他用一生的奋斗拼搏去抵抗生命的老去时,他发现一切都是徒然。他可以慢慢读进去《金刚经》的时候,他仿佛一下子开始懂了什么是“一切难舍”。在他心里,许许多多舍不得,有《金刚经》的句子陪伴,一次一次,度过许多“难舍”的时刻。

蒋勋的文笔细腻唯美,仿佛每一次旅行他都能有新的体悟。他愿意将它们记录下来,用来跟年轻一代的人进行分享。这是生活的馈赠,也是他自己对自己的救赎。

对于我这个年龄的年轻人而言,什么最难舍而又必须舍?

男孩和女孩于18岁里面最美的年华里面遇见彼此,目光相接触的那一刹那,是震撼的,也是觉得惊艳的。彼此都愿意在心中默默许下诺言,此生若可以与此人相伴一生,夫复何求?

两个人经历最初的相识、相知,进而到相恋、相爱阶段,都以为他们两个人可以一生相伴相守,不离不弃。然而,几年过后,辗转从同学们口中听到的是他们两个人分手的消息,男女据说都哭得稀里哗啦,“你变了”“你才变了”。

纵然有太多美好的回忆和不舍,但是彼此心里都明镜似的,“我们都回不到过去了”。爱情里面,很多无奈和不舍,及至若干年后,双方都一直默默相亲,可是总是愿意找到最开始喜欢的那个人的影子,说他/她执念也罢,说他痴心也罢,终究还是舍不得过去那个青葱岁月里面那个可爱的女孩/男孩带给他们彼此的美好。那可是一生都难以忘记的美好啊。

可是,彼此都懂得,必须放下过去的那段情,都有自己的新生活要开启,在一生漫长的七八十年的岁月里面来看,年少时代那三四年美好的光阴算得了什么呢,及至于责任,及至于义务,及至于双亲的殷切期待,还是舍掉过去开始新生活最好。

如果有一天我们结婚了,希望那是因为爱情,因为我们都还相信爱情。或者说我们都还舍不得爱情。遇见一个人结婚了很容易,可是想要拥有一份一生难忘、相守的爱情不容易。

时光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稚嫩。在成长的岁月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学会了一些我们不愿意去接受的一些东西,这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要必须舍得呢?还是任由它们做罢。即使你不愿意它们的强行入侵,还是免不了沾染一些自己不愿意接受的部分。

龙应台《目送》里面的《寂寞》中写到,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苏轼独往湖心亭看雪,或许他看到的是美景,安静的心。有人觉得苏轼是寂寞到一种境界,然而并不然,他一个人看雪的过程中反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丝丝慰藉。寂寞仿佛是美学的必要。有时候一个人的寂寞反倒是好事一桩。

“圈不同,不强融”,这是必须舍得的部分。曾看到一篇文字,里面写道,我们终究是在成长的路上慢慢丢失了一些朋友,即使是童年时期一起长大的闺中密友。

这些朋友不是我们想去丢掉,而是不得不去丢掉的那部分。因为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要经营,你在你的小城市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我在我的大城市进行着北漂的生活,终究还是越走越远了。常年没有相聚的机会,你在家里看着你的《华千骨》,我却在北京夜晚的街头上进行着我的工作。这是生活,是我们必须接受的。

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些艰难,是每个人自己的心态原因。如若愿意,那就跟随着蒋勋的《舍得,不舍得》理念开启自己的救赎之旅。他不论是在清迈无梦寺,还是在京都永观堂,都能找到自己灵魂被触动的刹那。

我们阅历虽然尚浅,没有经历生活中的大喜大悲,也不妨学着蒋老师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舍得”与“不舍得”。当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重新领悟人生中的舍得与难舍,发现原来是如此美好。

舍得是一种豁达,舍不得才是人之常情。

有舍才有得已经是一个很平常的道理了,蒋勋将旅途中的感悟写出来告诉大家,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可以选择舍得和舍不得,但事实上没有舍不得,而是不得不舍得,比如逝去的时光、老去的爱人、忘记了的梦想等等。这便是《金刚经》中所言虚妄的表现,但环境是不可修的,我们能够修练的,只有自己的心。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首先要心性空无,才能内观心性,所以我不是我,心也不是真心。只有当一切都是虚妄的,从中摒弃利益相关,从而参透本心。

练习的方法就是以有相体验无相,直至感知与开悟。阅读是一种,旅行也是一种,而最大的体验,便是生活。烦恼和牵挂都是挂碍,化解是一门功课,修行也需要时间。“放舍诸相,休息万事。”从蒋勋的文字中,这种体悟是可见的,听他说话,似乎就能感受到那一份平静,温柔和淡然都是修行的成果,是无相的表达。

丈量世界:好奇心比雄心走得更远


罗振宇

如果只推荐一本课外读物给中学生,我会推荐这本《丈量世界》。

这本书已经卖出了200万册,是2006年欧洲第一畅销书,跑赢了《哈利·波特》和《达芬奇密码》,更是德国中学生的指定读物。

重返伟大的启蒙时代

我们今天的教育方式,是努力把关于这个世界已知的知识,恨不得一股脑填进孩子的脑袋。

如果仅仅以这个为教育目的,人在知识记忆和计算速度上连一部手机都比不上。

人最大的价值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数学王子高斯和博物学家洪堡,生活在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德国,那是启蒙运动的尾声,整个欧洲正在走出充满传统教义、非理性和盲目信念的世界。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空前繁荣。

两位伟大的天才,用不同的方式拓展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穷尽一生来探索世界的本质。

洪堡坚信,唯有对大地进行实地测量,人类才能够掌握世界的尺度,成天到晚待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知道世界长什么样子。

高斯则完全相反,他一生痛恨出远门,坚持只要掌握了数学的奥秘,认识世界根本不需要东奔西跑。

哪一个世界观更接近真实的世界?哪一个人更能发现科学真理?我们并没有答案。

但这两个天才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管是喜爱探险,喜爱远方,还是仅仅喜欢关起门来做数学,他都能攀登到人类知识的最高峰。而核心只有一个,好奇心,就是源源不断的求知欲望。

一部小说的知识品质

《丈量世界》是一部有知识门槛却又充满知识乐趣的书。

等温线、等压线、水成说、六分仪、平方和、行星轨道这种科学名词,出现在课本当中的时候,通常枯燥乏味面目可憎。

把它们埋进小说,就成了天才科学家探险路上的武器、关卡或者战利品,高斯定理、秘鲁寒流背后,那个行事古怪的科学家,有时癫狂,有时羞涩,有时执着,有时怯懦。

读这本书,就是参与一个用事实和虚构精心设计的游戏,结局并不重要,乐趣在每一处关卡,每一次缠斗。

两个主人公知识探险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引申出现代科学的某个重要命题,给孩子的好奇心一个曲径通幽的去处,你无法预料他将在哪个角落发芽开花。

决定人生走向的不是分数

现在课业和考试压力大,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浪费时间读闲书。

但我想说的是,以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长大成人之后,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判断,打工还是创业、选择什么样的结婚对象、留在家乡还是出门远行,跟当年数学或者英语考90分还是60分并没有直接关系。

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很难靠课本和习题建立起来。相反,从幼年开始,家庭有意无意提供给一个人的精神资源会构成主导人一生的精神结构。

滋养孩子的求知欲,是为人父母者能够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精神资源,没有之一。

《丈量世界》,新经典出品,罗辑思维独家首发。

罗胖60秒:为什么一个人是咯吱不了自己的

2017-10-09 罗振宇 罗辑思维

  1. 在老喻的文章里,突然看到一段话:

你发现一个现象没有?一个人自己是咯吱不了自己的。为啥?因为当你手伸过去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的行动,以及自己身体的感觉。有时,别人也咯吱不了你,比如你抓着别人的手咯吱自己,也不会痒。

这说明啥?说明乐趣来自于未知,控制就会失去乐趣。

  1.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旅游经历也是这样。只要是舒舒服服的旅游,不仅是旅行社的那种跟团游,只要是别人安排好食宿和日程的旅游,服务得越好,事后就越留不下啥印象。印象深刻的旅游,全是自己做攻略的苦哈哈的自由行。

  2. 为啥?跟刚才说的道理一样,一旦过度控制,就没有了未知的乐趣。

旅行,為了什麼?

旅行,是為了什麼?

「每次旅行中,我會刻意讓自己有一個獨處的時空,企圖找回那個自我的存在感。」-美食作家 謝忠道

「旅行這種事大多是相當累人的。不過有些知識是疲累之後才能親自學到的。有些喜悅是筋疲力盡後才能獲得的。這是我繼續旅行所得到的真理。」-日本作家 村上春樹

「對我來說,重點不是出發去那裡旅行,而是出發。我是為旅行而旅行。最棒的事就是前進。」- 蘇格蘭詩人、旅遊作家 羅伯特.路易士.史蒂文森

很明顯的,旅行不只是看風景,而是不歇止地改變我們對於生活的想法,深刻又長久。」-美國作家 米莉安.畢爾德

「我想,到一個我尚未去過的地方,我就會快樂起來。」- 法國詩人 波特萊爾

旅行幫助我們找回自己。」-法國小說家 卡繆

旅行只有一種,即是走入你自己的內在之旅。」- 德國詩人 里爾克

「世界是本書,不從旅行獲得充足,而是為了心靈獲得休息。」- 羅馬共和國演說家、政治家 西塞羅

「旅行是一件讓人感到有趣的事。在旅行中,你總是可以發現你沒看過的新事物,一直都很有趣。你從一個地方到一個地方,永遠有很多新的事物等著你。」-Lonely Planet創辦人 東尼.惠勒

践行

装备

一背包
一水杯
一手机
一本子
一电脑

环中国游
一部手机
消费
攻略
地图
拍照
心得

线路

深圳–>香港–>珠三角

深圳的山
深圳的海
深圳的图书馆
深圳的地铁

匮乏才是旅行的本质原因

现在一到小长假、黄金周,很多人都会出去旅游。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时候去旅游其实就是去看人的,但你还是忍不住往外跑。这是为什么呢?新生大学发文说,其实假期扎堆旅游和穷人眼光短浅,本质上是一回事儿,都是因为匮乏造成的。 具体来说,文章是这么解释的。

首先,匮乏会让我们用力过猛。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一个实验。

科学家们找了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录一段话,并且告诉他们,这段话会放给其他人听。结果,那些录的磕磕绊绊的人,几乎都是性格孤僻的人。接下来,科学家又重复做了一次这个实验,只不过,这次告诉大家,你录的这段话不会放给任何人听,结果,那些之前说话磕磕绊绊的孤僻的人,侃侃而谈,完全不磕巴。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啊,那些孤僻的人平常很少交际,人际关系匮乏,所以他们在有机会接触其他人的时候,就会格外紧张,特别希望自己能表现得好一点,他们会希望每个交流的细节都是完美的,而这种想法就让他们用力过猛了,结果事与愿违。

之前咱们得到上,也上过一条音频,大意是说,艺术家大多出身于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而穷人很少能成为艺术家。这不是因为穷人担付不起成为艺术家的成本,而是因为穷人要应付生存的压力,整天思考柴米油盐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把大脑的带宽占满了,没有多余的认知资源来思考艺术。 这也是一样的道理,金钱的匮乏会让你在和开销有关的事情上用力过猛,投入了太多精力,其他事情就没功夫关心了。

所以呢,我们回到一开始说的旅游的话题。对于那些缺少假期的人来说,这个来之不易的假期就很容易让他们用力过猛,把出行计划排得满满当当,生怕没有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假期。即使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旅行的体验并不理想,人们也还是忍不住要这么做,匮乏已经让你失去了冷静判断。类似的事情也很普遍,比如:如果你偶遇到了自己心中的男神或女神,这个难得的机会,就很可能让你表现得用力过猛,而不能以平常心来对待 TA。

而且,更糟糕的事,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真正地摆脱匮乏。穷人没钱,富人没时间,孤独的人需要陪伴,有伴的人需要私人空间。匮乏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也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一些判断。

从上面几个例子我们知道了,匮乏会让人用力过猛。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点,面对 “匮乏”我们该怎么办。文章给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原则要简单。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人在匮乏状态下,大脑带宽被匮乏占据了,没法深入理性思考。所以,这时候的好办法不是啰里啰嗦地讲大道理,而是给出最简单的判断准则,然后按这个准则执行。

比如,很多慈善组织发现,想帮穷人脱贫,传授给他们理财知识是没用的。但把这些理财常识编成顺口溜,就能让穷人在不费太多脑力的情况下,记住这些顺口溜,然后照着执行,效果就好了很多。这就是简单原则对抗“匮乏”的作用。

其次,最后期限要明确。匮乏也有正面作用,那就是匮乏也会提高效率。比如,考试的前一晚上临时抱佛脚,往往效率很高,一晚上顶平时好多天的学习效果。所以,人为地多去设置一个最后期限,哪怕这只是一个虚拟的线,你都会发现自己的效率确实提高了。哪怕你最终没能 “按时” 完成任务,你也会比正常的进程提前。好莱坞大导演卡梅隆就说过:如果你把目标设定得非常高,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会失败在别人的成功之上。

最后,平时要多补充。这点的意思是说,凡事要从根儿上下手,如果我们知道现在的问题是由 “匮乏” 造成的,那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补充匮乏的地方。比如:有钱的时候也不肆意挥霍,有时间的时候也不拖拖拉拉。眼前有宽裕的时候,就去存一点 “余额”,以便应对日后的匮乏。因为 “麻烦” 也是会复利增长的,如果不能在资源充裕的时候消除一部分麻烦,等到资源匮乏的时候就有得受了。

以上就是新生大学团队关于匮乏的一些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刘墉:写给女儿的旅行十忌

刘墉

女儿最近要只身作环球十几个国家的旅行,让我写一些旅行中的禁忌,给每位旅行的朋友参考。

1.忌“游而无方”

远游之前把行程告诉家人或朋友,包括每个最可能联络到你的地方。

把个人资料和行程报给政府外事部门,他们有责任维护你的安全。你随身应该有各地领事馆的数据,也把这些资料留给家人。

2.忌不留后路

行前把旅行证件影印,一份留在家里,一份放在行李中,一份与原件随身携带,但不放在同一地方。譬如把护照放在皮包,复印件放在衣袋。

钱分开放。当皮包被偷、行李遗失或被抢之后,还能有应急的钱。

大小票子都得准备,且不能乱放。遇到紧急情况,要能准确的掏出大票子或小票子。别只带大面额,因为你很可能临时找不到人换,找到人,他怕你拿伪钞,不换给你。更要避免明明只需掏一两块钱,却秀出一大迭钞票。

3.忌带太多行李

旅行要轻。能带一件,别带两件;能带一小瓶,别带一大瓶;能用塑料瓶,别用玻璃瓶;能一路用完一路扔,或在当地买的,别沉沉地带一路。

你愈想多在外面买东西回来,就别一起初就带太重的行李。为避免箱子空,可以放几个硬纸盒进去,一路装新买的东西,一路扔掉纸盒。

随身带个既轻又结实的袋子。当你买了好多小东小西,拿在手上不方便,可以一并装进袋子。托运行李超重时,也可以临时从大箱子里拿出几样小而沉的东西随身携带。

4.忌心里没数

无论你是多么资深的旅行家,在装箱时都应该“从头到脚”想一遍。从最上面的头发开始想,雨伞、帽子、洗发、防晒、眼镜、太阳镜、护唇膏、围巾、项链(可能为了安全,决定把贵重的摘下来留在家里)… …不能没想就自认为带全了。

出门前要逐项检查:护照、签证、信用卡、现金、手机、手提电脑……免得到了机场,才发现非回家不可。

记住行李一共有几件,路上随时数一数。有人帮你提行李上车之后,要亲自点一遍,或问问数目对不对。免得你认为我拿了,我认为你拿了,到头来有一件还在房间里或机场的门外。

5.忌带重复的东西

如果你的旅行很多样,譬如有几天要去山区,行李就应该有一大一小,大箱子寄存在山下,只带轻便的上山。

要带能适用不同场合的鞋子。有些场合譬如餐厅要求要穿西装,也犯不着带太贵重的,为了防皱、防淋雨缩水,带一套人造纤维的就够了。

除非你旅行的目的是去“秀”,你带得愈平凡、愈不值钱,愈不会有得失心、愈能轻松愉快。

**6.忌行李上有敞开的口袋或缝隙

背包、手提袋的开口口袋,是走私运毒人“托付”的好地方,最好加上扣子,或者缝起来。经常有人在海关被查出藏着毒品,被抓的人却完全不知情,就是因为当了“毒袋鼠”。

要小心不法“关员”把毒品塞进你的行李。当他们把“搜到的毒品”往你手上塞的时候,千万别接!如果上面没有你的指纹,还有些平反的机会。**

7.忌行李上有一眼就能看清的名条

别把名字、地址和电话用很大的字写在行李上,以免歹徒记下行骗。譬如在你已经登机,手机关机的时候,他们会通知你家人,说你在赶赴机场的途中遭遇车祸,急着等钱。

很多箱子十分类似,为避免拿错,可以在行李上贴个贴纸,或者在把手上缠个东西。但是千万别挂绳子之类的东西,以免被绞进行李转盘。

8.忌死认登机门

就算提早拿到“登机牌”,也最好再看一次屏幕数据,因为登机门随时可能改变。如果你远远盯着登机门,心想只要没见到别的旅客进去,就表示没登机。很可能登机门换了,飞机早飞了,你都不知道。

9.忌在机场离开你的行李

如果单独旅行,行李还没交运,你尿急,最好等交运之后再去方便。不能把行李留在那儿,自顾自地去厕所。很可能当你回来,发现行李已经被机场安全人员怀疑是爆炸物,拿去“处置”了。

过检查站,别急着把行李放上履带。因为当你过金属探测门时,可能突然有人插队,又因他身上有一堆会感应的东西,一而再、再而三地退回重检,等到他过了,你跟着通过,才发现行李不见了,或者里面的东西少了。

**10.忌行贿关员

就算听说某国家的海关人员会收贿,也别主动塞钱。因为不是每位关员都收,收贿的时间场合又会改变。搞不好官员进步了、后面装了录像镜头,或碰上清廉不阿的关员。你行贿,就完了!

甚至他可以黑上加黑,当你塞钱的时候,一把抓住你,说你违法行贿,要关监牢。你百口莫辩,最后求饶半天,才以罚款放人。

至于缴的罚款到哪里去了,最好别问、也别要收据。否则,请你再进去!**

本文作者刘墉,节选自《写给女儿的旅行百忌》。

罗胖曰:
所谓的棋界高手,不过是能比对手多看几步而已。

所谓的社会经验,不过是知道别人会怎样利用自己的漏洞。

【旅游贴士】——— 出境游的小费规则你懂吗?

随着签证各种便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境外旅游,而对于没有付小费习惯国家的人来说,了解一些其他国家的“小费规则”,如哪些国家需要给、什么场合给、给多少合适等,可给旅途减少不少纠结和麻烦。

【为什么需要给】

制度据说起源是18世纪伦敦餐厅中的一个“快捷服务”设定,只要客人投币,就能享受侍者的优先服务,后来演变成一种常态。事实上,许多服务人员本身是没有工资的,尤其在餐厅,小费本身就是他们的薪酬。

【这些地方不用给】

在一些国家,本身没有收小费的习惯,或者即使有也已经将服务费打在账单之中,比如新加坡如果主动付小费还会被误以为服务不到位,还有一些如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

【这些地方必须给】

在必须付小费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泰国等,只要接受了服务就要付小费,这个有很多种,主要是餐厅,酒店,车辆,还有导演服务等,付小费是对对方服务的赞赏。除非对方提供的服务实在很差,那么你也可以通过不付小费的方式来抗议,或是用更好的方法如向其上级主管投诉。

关于支付小费的多少,每个国家每个地方都不同,特定的服务比如有个国际惯例,门童帮拿一件行李,需要付1美元的小费。有一个黄金法则,就是支付总费用的10%,这在任何地方都是比较得体的一个数目。一些会出示账单的服务,比如餐厅,就要看清楚是否小费已经包含在内,不然,即使你多给,人家也是不会拒绝的。

【这些地方请主动给】

有时候小费是必须的通行证。例如在印度和北非的一些国家,尽量还是主动给小费比较好,如果忘付小费会被追上去索要,非常尴尬。

编者: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不愿给小费的人,其实是观念没转过来,大部分小费只是被单独拆分出来的服务费,并不是额外索取,而且这也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所以,入乡随俗吧。另外一个小贴士,给小费出于礼貌尽量用纸币,因为用硬币有“施舍”的感觉,当然如果没有纸币,也不必担心对方会在意,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行动清单|八天长假最值得尝试的十件事

2017-10-01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八天长假,你打算怎么过?像大多数人一样吃吃喝喝、走亲访友、旅行观光?

这个假期,不妨来点儿不一样的。以下十件事,是常规动作的反面。能做到一件,这个假期就不一样。

  1. 隔离手机4小时。这只是一个生活实验,为的是让你体会一下,自己对这个“外挂器官”的依赖度有多高。这件事,还有个浪漫版本:跟最在乎的人,吃一顿不带手机上桌的饭。

  1. 在日常活动范围的周边,探索一条你从来没走过的路。你会发现即便最熟悉的地方,也有完全陌生的街道。这种熟悉的陌生感,也许可以调动你的哲学思考。

  2. 看一次展览或者演出。话说北上广深今年“十一”都有重头大戏:故宫有《千里江山图》和赵孟頫的字,上海有文艺复兴特展,广州有俄罗斯帝国珍品展,深圳有毕加索、达利的真迹展。平常忙物质、忙挣钱,长假慢下来,“修补”一下灵魂。

  3. 跟某人的角色互换一小时——比如夫妻,比如父母和孩子。这60分钟内,一定要认真入戏。扮演另一个人,会让你更有同理心,也能从别人身上认识自己。

  4. 教会父母使用智能手机的某个功能。一定一定要耐心,对你来说如履平地的事,对他们来说也充满险阻。不管是淘宝、微信支付,还是高德地图,给你带来便利和乐趣的新科技,也别让他们落下。

  5. 郑重其事地请长辈讲讲家族的历史或者他们年轻时候的事,必要时录个音。相信我,总有一天你会庆幸自己做了这件事。我们每天急三火四地往未来奔,回头看看过去,可以知道自己走了多远。

  6. 做一件平时想做但一直不敢做的事。小到吃一口榴莲、坐一趟过山车,大到跟喜欢的人表个白、到血站献个血。

  7. 请教身边的95后,学唱一首流行曲。这条,专门写给30岁以上人士。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你手握保温杯的现实,但至少可以让你不放弃年轻的梦想。

  8. 补回一门「得到」里落下的功课。

  9. 读一本超过500页的大部头的书。其实你每天在朋友圈里碎片时间也能读2万字,敢不敢憋足劲挑战一个大活儿?就像每天跑步的人,总要跑一次全马一样。这事,凭的是一鼓作气。

关于小长假如何体面出行的清单

俗话说“穷家富路”,出行路上值得投入比平时更高的成本,体验更好的生活。可事实上,由于缺乏一张有效行动清单,很多人表现得狼狈不堪。

端午小长假将至,如何使出行变得从容体面,以下16条久经考验的实测经验,供你参考。

  1. 一个体面的四轮万向轮登机箱,叠进去一个大号折叠尼龙包,可以应付正常一周的行程。 免托运、节约时间、不排队,还降低国外旅行常见的行李丢失的风险。如果时间更长,就把箱子换成最大号的托运箱。

  2. 一套分类的收纳包应包含:洗漱包、可收纳两双鞋的鞋包、内衣袋和外套袋。其实超市厨具区卖的透明密闭袋,就是最好用的。

  3. 服装打包之道,首先要满足旅程中不同的场合需求,其次评估每件衣服能否在多个搭配中使用。比如,有一件牛仔外套就不必再带任何休闲外套;一件白衬衫,在正式或游览场合都能用上。如果行程中有正式场合,男士务必手提一套西装,女士箱子里带一条不易褶皱的黑色连衣裙。

  4. 带一套私人护理用品。再好的酒店用品都比不上你的私人用品,何况很多人在异地容易过敏。 一套最简单的护理用品应包括:牙刷、牙膏、清洁霜、洗发水、化妆水、保湿霜、香水,女性还包括自用化妆品、清洗用品。这些物品目前都能很轻易买到旅行用的独立包装,一路走一路扔,把行李空间不断让出来。

  5. 分别带上应对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的鞋子。通常来说,是一双正装鞋加一双白色板鞋。白色板鞋可以搭配一切休闲装,也可以应付一般强度的室外运动。除非是非常有毅力的运动者,旅行时运动强度可以比平时减弱一些。毕竟在陌生环境,工作和生活消耗的热量已经比平时高了。

  6. 准备一个可同时为多个设备充电的转换器。

  7. 登机/车时,应使用一个标准尺寸双肩包,重要证件、文件、电脑等随身携带。这个包应该有两个设计细节:可以挂在行李箱拉杆上、背带上应有可以放手机、证件的小袋。女士还应备有一个正式小手袋,应对正式场合。

  8. 戴手表,飞行过程中随时可以看时间。戴墨镜,让你看上去比真实的自己好看百分之四十。搭乘经济舱务必带头枕、降噪耳机

  9. 不要指望计划中的酒店洗衣服务,多带一两套换洗衣物有备无患。

  10. 最小号的便携音箱,能把任何一个酒店房间变成自己的主场。

  11. 如果可能,带上一套旅行茶具和自己的茶叶。在外忙碌一天,回房独自喝一口好茶,是无法想象的幸福。

  12. 那些能提高旅行幸福感的小东西并不分男女:轻薄软暖的大羊绒披肩,可以当盖毯、头巾、披肩、纱笼;真丝拖鞋和眼罩;最小号香薰蜡烛或线香。

  13. 如果是去往欠发达地区,或准备投宿青年旅社、民宿、经济型酒店,箱子里应该有四件大杀器:隔脏睡袋、塑料拖鞋、消毒喷雾和便携紫外线灯。

  14. 如果出国,护照、信用卡都应复印一套,单独收纳,以备不时之需。单独收纳的意思是和原件离得越远越好。大部分需要使用护照的免税店等场合,都接受护照复印件。

  15. 携带私人常用药品。但除了需要按时服用的处方药之外,不需要带很多,毕竟大部分地方都能买到感冒药、肠炎药。

  16. 信任金钱的力量。总而言之,在旅行途中,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在出发前忧虑了。

收藏清单|“十一”长假,只有这份旅游攻略配得上你

“十一”长假,或许你即将踏上准备已久的欧洲之旅。

这个清单的作者,曾花了12年时间游历欧美,他的私家心得,帮你的这趟旅程跟“普通人”拉开距离。建议收藏,只要有一城一处用得上,就值回票价。

  1. 比起逛名店、买名牌,飞一趟欧洲更值得看的是跟艺术有关的一切。名店里的东西无非是可以量产的商品,全球都一样,而艺术品,历经岁月,只此一件。

  2. 看艺术,别贪多、有目的、提前订、慢慢看。

  3. 千万不要一天逛好几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你的体力和脑力都会不支。一分钟看十幅画,不如十分钟看一幅画。

  4. 热门博物馆、宫殿、美术馆,至少提前一天订票。否则,你宝贵的假期都浪费在排队上,进去也没力气看了。

  5. 想逛梵蒂冈博物馆,最好开门第一时间去,有机会近距离欣赏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圣母哀悼基督》。否则,通常排队的人会站满梵蒂冈一半的国境线,排3个小时都不一定进得去。

  6. 对文艺复兴情有独钟的人,多留点时间给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有米开朗基罗等雕塑家的伟大作品;圣母百花大教堂,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乌菲齐美术馆,有美第奇家族宠幸的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等伟大画家们的作品,统统不可错过。

  7. 在佛罗伦萨,不妨留意一下建筑物上有六颗药丸形状的徽章,它代表文艺复兴最大的赞助者——美第奇家族。这种发现,会让你的旅程充满乐趣。

  8. 去巴黎,比起游客爆棚的卢浮宫,我更推荐奥赛美术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奥赛美术馆收藏了大量印象主义大师的作品,更能代表法国艺术的精粹。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了毕加索、马蒂斯等众多大师的作品,是现代巴黎的象征。

  9. 别对《蒙娜丽莎》抱太高的期待,它尺寸很小,而且前面永远有无数游客。排队的时候顺便看看它对面的一幅画——《加纳的巡婚》。这是整个卢浮宫最大的一幅油画,内容非常丰富,艺术价值也不低。

  10. 曾经有一位沙皇非常喜欢达·芬奇,花重金从各地搜罗他的作品。所以,喜欢达·芬奇的人,莫斯科也是不错的选择。

  11. 到维也纳,别光记着买巧克力,更值得参与的,是听一场音乐会。一定不要被街上发传单的人拽着走,那些演出规模很小,价格也不便宜。听正宗的音乐会,一定要认准以下三大乐团:维也纳爱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12. 去听交响乐和歌剧,着装得体会让你觉得更有仪式感,也更有收获。音乐会乐章之间不要鼓掌,整首曲子结束才能喝彩。但歌剧的鼓掌原则不同,只要独唱唱完了就可以开始喝彩。如果你还能用意大利语Bravo喝彩就显得更像个行家了。

  13. 维也纳中央公墓虽然不太出名,但那些名垂青史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莫扎特,都在此安息。公园门口就能买到鲜花,近距离缅怀会让你跟音乐有更深的连接。

  14. 想看古希腊的雕塑,最好的去处是巴黎的卢浮宫和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国圆明园、颐和园的珍品,也有不少在大英博物馆。

  15. 除了巴黎、维也纳、罗马这种大城市,其他小城,如果没有时间仔细逛,就去看看主教堂吧。古代欧洲,信仰是人们的生活核心,一座城市再穷,也会在建教堂上倾尽全力。

  16. 最后,祝旅程愉快!

什么是旅行,什么是旅游?

两词的意思差不多,但侧重点不同。旅行强调的是去,比如我去北京旅行,只要我去到了北京,那么旅行就算是已经发生并且完成了。旅游强调的是游历,比如同样是去北京,只是到了北京,不能算是旅游,只能说是只旅未游,只有游览了才能算是旅游。

什么是旅行.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旅行是什么,四毛说:旅, 应该是 “长途”、休闲,轻松的一种生活状态,行 ,即是出行,外出,跨出家门的那一刹那为行。旅行合起来得是:走出家门,享受一种长途、休闲、轻松……的状态,达到心理愉悦。

是吗?或许这种状态和心态是很多朋友认可的,而我想着,这或许是一种大众需求状态模糊了行走更多的意义,
  
在我心里:什么是旅行,意义又是什么呢?
  
“旅行”是远离长久的生活环境节奏,而选择身体行走他乡,获得心境和思维的改变的一种方式。“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即是在现有生活环境中的一种状态需求,“旅行”注重一种旅途心情的行走,进而在改变自己对待事物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旅游”而在于的是在固有环境、生活节奏中短暂的缓解心情,或者是为了“看风景”式的感官见识,而出行结束内心并无所异。甚至还有些以交友为目的的出行,那或许只称为“社交活动”,还有种种出行,在路上各有各的意义。

所以,我一直主张心情出游,在我看来身体和灵魂同时上路的才叫旅行,不管你走多远,走多久,只有内心有所获得,改变以往的心境和思维方式,有所感悟,才是旅行的意义。

TEDxTaipei曾在2011年舉辦過一場名為「旅程的力量」(The Power of Journey)沙龍,當中的幾場演講,特別讓人印象深刻:

「或許旅行結束後,世界不會因此而改變,但重要的是,我們的腦袋變了,世界從此變的不一樣。」

對於游智維與洪震宇而言,旅行的意義不在目的地是那裡,而在於過程中遇見的人與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這些能滲透人心、跨越人與人之間藩籬的溫暖故事,才是洪震宇與游智維所謂「旅行」的核心。

連志展:勇氣在世界最頂端

登山從來都不是為了征服山,而是為了征服自己內心的軟弱。在爬的時候總是可以找到無數的理由告訴自己不要再爬,那要如何在每當想要逃離的時候,讓自己再度找到力量,堅持走下去。在面對內心難以想像的恐懼與徹底的害怕時,如何要變得不害怕。這些都是我藉由登山體悟出來的,因此登山對我來說代表的是,要走過盡頭,那盡頭之後又是什麼,是另一個世界,是更不會害怕,也更清楚自己對生活與對生命的理解。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電影中,將一位女性從失去自我到擁有愛人與被愛能力的過程刻劃出來。她在婚姻中迷失了自己,於是她衝突、她迷網、她無助…最後她接受了在峇里島一個算命師-賴爺的建議去跟神禱告。然後她得到了體悟:人們在追求愛情的過程,其實是在追尋神的過程,而我們總要追到精疲力盡時才會發覺,原來神一直在我們自己的心中,不在外面。

「看完,真想暫時放棄現有人生,來段一個人的旅行。」這是我周遭朋友看完這部電影最常有的感想。

只是,也必須想清楚的是,對於「一個人去旅行」這種機會,會有兩種矛盾的感覺,一者是自我追尋解放,一者是逃避。而自我追尋和逃避,往往是一體兩面的事。

該如何定義人生中的迷失和信仰?每日汲汲營於追尋的人生成功定義不一定能自我滿足,因盲目追尋所獲得到的答案,也不見得可靠。往往,一趟旅行能夠帶給你答案。

什么是观光,什么又是旅行?

最优秀的游记,就如我们在书页上神游各个迷你国度,有着它们自身的文明,有我们可以借鉴或叹息的元素。即使我们只是懒散地躺在它们迷人的海滩上。

什么是旅行的意义?

H. Taine说过:「旅行不是为了换个地方,而是为了改变思想。」

旅行对于我来说,从来就不是要逃避什么,更不是要获得什么,而是在未曾遇见过的环境中,在不同的人文文化中,通过这些阅历去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就是所谓「意义」的存在。

因为喜欢,所以想看更多的风景,认识更多的人,看更大的世界,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每走出去一步,都能够觉得离自己的内心近一点,再近一点,旅行是我跟自己沟通的一种方式,我从来都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开心就好。

它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一个人,但却能让你用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

旅行的意义在于能够遇见一个更美的自己。

每个人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生活的阅历,见过的人,身边的环境都像是一个不同颜色的画笔。每走一步,就在这张白纸上画一笔,有些人的经历丰富,他的白纸上早就是一张精美的画面。有人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几笔笔画,单调且无味。

旅行可能从来就没有意义,如果一定要赋予它一个含义,可能是有机会认识更多厉害的人,看着闪闪发光的她们,也要努力让自己活得更棒一些吧。

關於,旅行的意義。

當你/妳被現實所圍困忙得不可開交,你/妳會發現原來流浪是多麼奢侈。

枯燥的生活,有時會讓我們自己忘了活著的意義。
偶爾出去走走,是為了尋找另一種不一樣的感受,證明自己可以很好的活著。

旅行,是為了學習一種久違的擁抱:擁抱藍天,擁抱大海,擁抱自然,擁抱最初的自己。

我只想看看你的世界,再回到我的世界找回自己。

有些人越旅行越孤單,有些人越旅行越豐富。
旅行本身並不能幫你解決任何問題,旅行只會磨練你看待世事的心智。

你問,我們為什麼旅行?
我說:我們為什麼活著!

因為喜歡成長的感覺。
因為我只有這輩子。
因為這輩子很長。
因為我不只是台灣人,還是地球人。
因為每次看到背包客都會注目很久。
因為提到旅行都會莫名地激動起來。
因為想成為獨一無二的人。
就這樣,我去旅行。

有些風景,如果你不站在高處,你永遠體會不到它的魅力;有些路,如果你不啟程,你永遠不知道它有多美麗。

別告訴我你受過多少教育,告訴我你旅行了多少。

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旅行,是何等幸福。

旅行的重點不在於我們去過多少地方,是否看過驚人的風景,而在於我們旅行後,改變了什麼。

有時候,旅途中真正能夠感動人的,不見得是壯闊的美景,而是一個人,一句話,或一個動作。

離開,是為了回來。
旅行,是為了思考怎樣重回生活的正常軌道。

真正有想法的人,在你猶豫的時候,他已經在路上了。

當你獨自在外旅行,你會更有機會認識到不一樣的朋友。

旅行,是一種甩不掉的癮。

如果總在原地踏步而不試著踏出去,你會以為這番美景就只會是夢境。

結束不代表終結,再見意味著還會再次見到的!

當我們不開心時,最好去旅行,讓心望向遠方,望向大海。突然某個時刻,我們會發現,我們又學會快樂了。

旅行才是生命的意義吧?
到不同的地方,住下來,生活,和當地人聊天,吃街頭的小吃,看很有鄉土氣息的戲,試著融入到他們的文化裡。
等到一切熟稔了,就起身離開,去往下一站。
生命的意義應該是體驗,體驗更多新鮮的事物。

起初的我一直以為,旅行的意義是逃避,但最終發現,旅行的意義是與真實的自己相遇。

不管多近,不管多遠,每一趟旅行都有它的意義。

喜歡在路上的感覺,找回在喧囂的城市中丟失的自己,感受文化的力量。

當你走到國外,跟來自不同國家的不同人接觸後,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生活的空間這麼小,原來有這麼多沒有想過沒有見過的人和事,原來旅行可以這樣,原來人生可以這樣!

旅行最大的好處,不是能見到多少人,見過多美的風景,而是走著走著,在一個際遇下,突然重新認識了自己。

有些旅行,適合一個人,有些旅行,適合一群人,尤其是臭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旅行也許改變不了什麼,但時間好像換了個樣子。

旅行,是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

如果不出去走走,你或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

千萬不要因為走得太久,而忘記為什麼要出發。

小的時候總是覺得外面的世界好,當成熟之後才知道家鄉是最好的,尤其是旅行回來後。

要嘛旅行,要嘛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看到她們,想起過去的自己,有一股純真的氣息從心中湧出。再次有了前進的力量。

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就是拎起背包出走,還是躺在床上等待新的明天。

我一直覺得,一個快樂的旅人,一定是個能在旅途中忘記時間、忘記地點、忘記身份、忘記年齡、甚至忘記性別的人。

旅行也就是度過人生的一種方式,無需準備,不過就是一顆心的啟程。

人,應該要趁著年輕去流浪,只要你/妳記得回家的路就好。

如果可以,我想再一次去旅行,義無反顧。

我常常在旅行時想回家,而在家裡時又想去旅行。

生命從來沒停止過他的腳步。別想太多,大步向前吧。

我總覺得,旅行就和人生一樣。你/妳總會不斷的遇見一些人,也會不停的和一些人說再見。從陌生到熟悉,再從熟悉回到陌生,從臭味相投到分道揚鑣。無論是否會再次見面,讓我們學會珍惜相聚的時光吧

旅行,就是離開生活熟悉的地方,然後不一樣的歸來。

只要活著,就不會結束流浪。

旅行不是拿來炫耀的,而是拿來分享的。

旅行的意義不在於戰利品有多少、照片拍了幾張、景點攻佔了幾個,而是你/妳做了多瘋狂的事、經歷了多少心跳的時刻、和是否看到更不一樣的自己。

旅行途中不見得都是美好風景,但每份經歷都將深刻入體。

旅行很容易,出發很容易,逃避很容易,但尋找答案並不容易。

人生是一期一會的事,就像旅行。所以我總是在旅途中遇見獨一無二的你,而你也遇見獨一無二的我。

只要在彼此的身旁,那些日常瑣事、那些微不足道的尋常時光,似乎都別具意義。

長大後應該安排一次這樣的旅行:像童年一樣,出發,卻沒有任何的牽掛。

我只是喜歡旅行,因為好奇心作祟讓我想仔細地認識這個世界。
我只是喜歡分享,因為想告訴你/妳過另外一種生活方式的可能,那就是旅行。

猶豫什麼?不需要想太多,你/妳需要的是一個決心。

要不要在一起,旅行一次再决定

胡昱

据说“恋人婚前应该至少旅行一次”的原始版本是从《围城》里出来的。赵辛楣的原话是:“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共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瞧瞧他说得多么有道理呀!三毛荷西般的旅行爱情固然令人神往,但现实生活中的出行却时时在考验恋爱中的双方:对还没油盐酱醋过的小情侣来说,平时生活中的“马桶盖应该翻上还是放下”的问题在旅行中会动辄就被放大为“你我的世界观是否契合”。

这种高压环境下,很多人在旅行到一半的时候就难免“起了杀心”。对情侣们来说,因为存在情感因素,不能强硬运用办公室里训练Teamwork的技巧,否则更容易火星四溅。

旅行中的分歧

1.分工

双方主见都太强或者都做甩手掌柜会有问题,如果是前者,那么从旅行目的地的挑选到订酒店一直到“你是不是应该带这件风衣”,都值得大干一架;而如果不幸是后者,那么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大概会因为没有人买机票而从来没能成行,因而避免了更多的旅行问题。

2.生活习惯

平时可能只是会为空调开几度吵架,而在旅行中,应不应该用酒店的洗发水,脏衣服应该当日洗掉还是带回家,甚至能不能吃蒜,都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你不觉得烤蒜有罗勒的香味吗?”此时你幡然悔悟,这个平日里酷爱食用大腰子的男子,跟你果然不是一路人呢。

除了情侣之外,旅行考验关系的法则还可以适用于朋友和同事,甚至你和小伙伴合伙创业前,大概也需要一次旅行。飞机晚点,餐馆坑爹,上山路险,游泳晒伤,每一桩都是令人烦愁的小事,此时如果同行者特别靠谱,就会主动避免类似“我早就说过了这样不行”的马后炮,选择宽慰旁人,笑对人生,当不得不面对睡机场的糟糕局面的时候,Ta还能提出可以将头发绑在行李上以免被窃等奇招。这样的人就可能是非常棒的创业伙伴了。

旅行中的怪兽

1.早起

平时无法早起可能无所谓,可旅行中无法早起往往会带来错过当地限量的美味、看不到日出、本来一天的行程变成了半天的后果,如果在热带国家,这还意味着你得在一天最热的时候出门。这时候同行者的步调一致就显得尤为珍贵,一起在下午2点悠悠醒来,吃个晚中饭,再携手出门看夕阳,其实也很美妙嘛对不对!

2.坑爹的景点

号称“××一绝”结果全是人造石头,要走无数山路景色却如同自己所在县城的公园,花了大几百门票钱15分钟就参观完毕没有任何亮点,坑爹的景点最容易引发同行者之间“我说了不要来这里”“你怎么不早说”“谁让你不管事 ”这样无谓的纷争。

3.穷游

如果说人生的许多困难都来自穷的话,那么穷游将淋漓尽致地体现这一观点,来到穷人首选旅游地东南亚,豪掷千金买了些海瓜子、蛏子和死掉的东星斑结果吃坏肚子,住在50元一晚的青年旅舍因为受不了上铺美国男的呼噜而一夜没睡……同行者中但凡有一人受不了这种痛苦,就会爆发惊人的矛盾——“哎呀你太娇气了”“受这一切的苦都是为了啥啊!”

4.消费习惯

平时很难有像旅行这样分分钟都在花钱的时刻,因此消费习惯是考验旅行同行者的重要因素,睡青旅还是快捷酒店?吃路边摊还是必须下馆子?在Shopping Mall逛1小时还是3天?愿不愿意去赌场?每到此时,我们都会惊奇地发现人们被各自的消费习惯细分成了很多群体,谁说祖国没有阶级的!

5.世界观

旅行以小见大的意思是:一个心中一本大册子逢景点就盖章的景点控和一个喜欢躺在旅馆院子里和人聊天随意体验民情的人的差别可能是根本的,一个喜欢户外项目的人和一个喜欢泡温泉看星星的人也很难生活到一块儿,因为大家对生活之美的定义不同。

本文由罗友华炳桂推荐。作者胡昱,选自第一财经周刊。

罗胖曰:
关于女孩子的长相和思想的关系。有人这么说——
1.她的长相决定了我想不想了解她的思想。
2.她的思想决定了我是否要漠视她的长相。
爱情和生活琐事其实也是这种关系——
1.没爱情,没机会了解对方的琐屑。
2.不合心意的琐屑,足以毁掉爱情。

枯燥是旅途最迷人的部分

作者:张向东 选自作者新书《短暂飞行》

骑长途是一种仪式,就像信徒的朝圣,修道者的冥想。

每日漫长的公路,让骑车的人逐渐安静下来。没有人认识你,即使和你最密切的人,也都远在几千、几万公里之外。没有了身份,摆脱了联系,忘掉了工作,就连你的名字都和你没有了关系,你什么都不是,你就是一个在骑车的人。你只有一辆自行车,一个背囊,一支水壶,和没有尽头的公路。这是你在此时此刻的世界上拥有的全部。

你终于变成了自己,完完全全的自己。

你摆脱了地球重力,脱离了现实世界,就像一次短暂飞行。

在那个时候,你可以看到你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只会是最根本的问题。你想得纯粹、直觉、深入,就像飞入太空,又像潜入深海。周围安静极了,只有齿轮咬合、链条传动、轮胎磨擦的声音。

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假如你阅读,或玩纸牌,或照料一条狗,你就是在逃避自己。对孤独的厌恶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一样理所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就不会费神创造什么字母表,或是从动物的叫喊中总结出语言,也不会穿梭在各大洲之间—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子。

即便在飞机中独处一晚和一天这么短的时间,不可避免的孤身一人,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

你就是那个陌生人。”

20世纪,女飞行家柏瑞尔·马卡姆(BerylMarkham)在她唯一的作品《夜航西飞》(West with theNight)中这么写道。如果把“飞机”换为“自行车”,也一样适合。

在新西兰骑车的路上,我读完了这本书。和这位一生热爱飞行和驯马的传奇女子比,描绘一个人和自己相处的感受,我不能如她万分之一的准确、优雅,只好照录。这些事情都是何其类似啊:徒步朝圣、静坐冥想、整夜驾驶飞机独自飞行、在大海中驱动帆船、长途骑行、写作……

枯燥漫长的旅途,会让你看到那个陌生人,那个离你很远的自己。

多骑几次,你会有一些变化:不再不停计算到达的时间,不再烦心天气,不再觉得疲累,不再畏惧上坡,不再害怕下坡,不再不停地查邮件,不再想着拍照,呼吸变得均匀,上坡变得轻松,树的不同、海的颜色变化在你的感受中变得敏感。

你开始和自己说说话,而那些话,你从来不会说给别人,永不会说给别人。

慢慢地,你开始享受那样的时光,你学习与自己相处,学会回答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再往后,那个和你并肩而行的人与你合二为一。你就像习惯飞翔的鹰适应了自己,在漫长的旅途中以单调的频率踩踏着自行车独行,而城市生活中那个焦虑忙碌的自己是多么可笑。

你会知道,枯燥才是旅途最迷人的组成部分。

你会爱上枯燥。

那些枯燥,只是看上去的单调。

你在山里骑,山里千姿百态的树就都是你的;你在海边骑,海那变幻无穷的蓝就是你的。

有时候,停车在某个大坡的转弯处,看看周围安静茂密的树木、各种姿态的花草,我会觉得羞愧,它们陪伴我一路,我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它们都是有来处的。

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每一根草,都是一本植物史。

它们也有去处。

有的树可以无限制生长下去,几代旅行的人经过。回到家乡,子孙辈出,它还在原地自顾自发枝散叶,有的花草来这个世界,就轮回一个寒暑四季,春天来生,秋季末枯。

人们开出一条道路,穿山而过,只为从一座城市去另外一座城市。偶尔有一天,我骑车而来,经过这里,遇到这些一生都站在原地的生命,满心都是敬仰和羡慕。

沿着海骑,会发现蓝。

海的蓝有太多种。早晨出发前,是浅绿的蓝,晕开来的蓝,那种蓝,带着清新。上午的蓝,是轻盈的蓝,带着点点幻梦,跳跃着。中午的蓝,是深蓝,站在高处看,能把整个人连同脚下的山,溶进去。下午的蓝,被阳光照射成不均匀的镜子,一片蓝,一片白,一片深绿。等到临近晚上,海的蓝,变得庄严。深夜,海就和星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神秘的世界。有时候住的小镇离海不远,从餐厅回酒店路上,听见海浪一波一波冲刷海岸,像一个神秘巨人的一呼一吸,我就走在它的枕边,脚步都变得小心翼翼。

罗胖曰:

用以下几种方式都可以完成和自己的对话——

1,枯燥单调的行为。
2,深入玄远的冥想。
3,长久持续的病痛。
4,喝点酒。。。。

这些方式都会让你意识到——身体是框定自我的牢笼,是盛放灵性的容器,是必须接纳的现实,是达成自由的介质。

1分钟心理学:为什么想要和一个人结婚,最好先带ta去旅行?

壹心理导读:当你的朋友圈被各种旅游照片刷爆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旅行是一种瘾吗?为什么人人都趋之若鹜?—— www.xinli001.com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